回忆“苞米笼子” 玉米风干仓
更新日期:2022-05-05 点击量:
东北盛产玉米、高梁、大豆。东北人称玉米为“苞米”或“棒子”,它与高梁是过去东北人的主要粮食作物。尤其我们辽宁中部过去以种玉米为主,玉米是全年的食用主要粮食。因此把贮藏粮食的地方叫做“苞米仓子”十分贴切。每到秋天收获之后,玉米连棒芯一起贮存在苞米仓子中,现吃现搓,磨成苞米面或苞米楂食用。
我常想“苞米仓子”是什么人发明的?至今不得而知,但它却符合我们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人情,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。据当地老乡讲,苞米仓子的好处是:仓子底离地面较高,可以防止老鼠和家畜偷吃糟蹋粮食,仓子四周有缝隙,四面通风,便于粮食风干,不至于受潮发霉,还有一个就是贮藏粮食露在外面,随时可以看到使用粮情况。( 文章阅读网:www.sanwen.net )
苞米仓子在东北除贮藏粮食、起到防潮、防霉作用外,还与自家的“外部形象”有着直接的联系。过去看一家苞米仓子的大小,就可以知道其家境情况如何,如仓子里的苞米满满登登,说明这家起码一年里无断炊之愁,日子过的富有;如仓子见底,空荡荡的,则怀疑这户人家是否能吃上饱饭,就连年青姑娘找婆家都要看男方家中的苞米仓子里的粮食有多少,从存粮的多少也能品出这家人勤劳扑实的程度。
相关新闻
- 2020-11-17 粮食风干仓产品质量好